• Location
    咨詢電話

    400 6890 958

    財務分析中需要關注的隱性成本

    2023-07-29 08:31:06

    瀏覽量

    “ 企業的資產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無形資產雖然沒有具體的形態,但依然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同樣企業的成本除了實際資金支出的成本,也存在很多隱性成本。這些隱性成本可能會造成企業的利益流出,也會影響企業聲譽、潛在的商業機會,這種影響是不易被察覺的,也可能是致命的。”

    企業日常產生的所有成本,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顯性成本是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最終會反映在財務數據中的成本,也就是財務報表上能夠看到的成本。這類成本因為最終會以財務數據來體現,所以受到企業制度、流程以及財務控制的監督,是可以直接觀測到、容易抓取、具有可比性的成本。

    隱性成本與顯性成本不同,是隱藏在經營活動的各環節以及容易被忽略的角落里,可能最終并不會反映為財務數據,游離于財務監督體系之外,未來可能影響或轉移為顯性成本。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短時間不會引起管理層重視,會放大某些顯性成本的影響,也可能因為一些因素的誘發而突然爆發,導致企業受到重大損失。

    這種情況下,在財務分析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到隱性成本,通過財務建議以及改善方案來減少隱性成本,降低隱性成本帶來的負面影響,控制企業整體的風險。

    企業中常見的隱形成本,我總結為以下幾類:人員流失成本、資金占用成本、風險控制成本、無效溝通成本、管理者偏好。

    01

    人員流失成本

    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會有人員的交替,每年都會有老員工離職,同樣也會有新員工入職。但這種人員交替的比例應該控制在一定范圍以內,需要觀察員工平均的在職時間,通過時間的長短來判斷是否存在人員異常流失的現象。

    假如平均員工的在職時間為6個月,也就意味著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六個月就要重新進行招聘。這樣無形中會增加相關的人力成本,對公司整體績效的完成產生負面影響。

    首先比較直觀的會增加招聘成本,企業招聘中使用的各種渠道,都是需要付費的,招聘層級越高的人,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人員的快速流失,會讓增加企業原本預期的招聘次數,導致招聘成本超出原有預估金額。

    其次招聘成本增加的同時,也會增加人力成本。因為新招聘的員工薪資一般都是高于老員工的,所以招聘人數的增加,意味著企業整體的人力成本也在上升,會超出原有的預計數據。

    上面是人員流失帶來的顯性成本,崗位人員交替,新員工入職,也會帶來隱性成本。從時間上來說,新員工入職增加了培訓時間和成本,同時新員工也存在一定的崗位適應期,適應期內也有高流失風險,導致企業需要再次進行招聘。從風險角度來看,流失的人員如果是企業關鍵性的崗位,可能會帶來企業關鍵信息泄露的風險。對于有些崗位,需要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如果人員頻繁交替會帶來控制風險,崗位如果空缺會出現管理漏洞,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失靈,產生舞弊等風險,給企業造成損失。

    例如銷售部門的人員頻繁變動,客戶的拓展永遠停滯在初步接觸階段,沒有將客戶轉化為實際收入,收入增長達不到預期,同時支出了客戶拓展相關的費用,導致利潤下降;同時銷售人員流失也可能會導致客戶流失,銷售人員直接將客戶資源帶到競品公司,或是因為對接人員的頻繁變動導致客戶對企業產生了負面印象,后續不再進行續約,同樣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不良影響,拖累企業整體業績的完成。

    上述的顯性成本,可以在財務分析中通過人力成本、人員數量、包括收入的變化來進行考察,判斷是否因為異常的人員流失帶來這些數據的變動,預測對于未來的影響,根據人員流失的具體原因,協同相關部門進行改善。

    02

    資金占用成本

    企業能夠維持正常的經營,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資金的流轉。資金流轉速度快,證明企業有限的資源創造了更多的收入,這是一個良性的發展;如果資金流轉速度慢,企業在經營中很可能因為資金被占用而出現資金缺口,需要尋求其他渠道進行資金的補充,這樣就產生了資金成本,這種資金占用成本可能并不會實際支出,但實際上也需要在財務分析中進行考慮。

    應收賬款的賬期過長、存貨周轉速度慢、存在大量閑置資源和設備、股東對企業資金的無償占用,這些都會導致資金流轉速度變慢,增加企業的資金占用成本。

    在財務分析中可以通過應收賬款賬期分析、存貨周轉率分析、企業資源和設備的梳理等方式來發現這些影響資金周轉的因素,通過設定相應的應收賬款和存貨管理制度來從流程上進行控制,同時也可以從財務角度測算一些方案,來提出改善的建議。例如客戶提前付款給予一定折扣、積壓存貨的減價處理、企業資源的置換和設備出租等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資金的占用,讓企業資金的流轉更加健康。

    資金占用成本可能并不會實際支出,但我建議在計算業務利潤、項目利潤的時候,還是需要計算并列示出來,這樣可以引起管理層和相關部門的重視。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考慮資金占用的期限,按照資金占用的金額乘以同期企業銀行貸款利率,這樣方便非財務部門進行理解。

    03

    風險控制成本

    風險控制成本實際上分為兩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是企業忽視風險導致違規而增加的成本,另一種是企業過于重視風險而導致失去的潛在機會成本。

    第一種違規增加的成本,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企業不重視稅務風險導致稅務違規產生的補稅和罰款。很多中小企業目前還存在不繳納五險一金或者未全額繳納五險一金、內外兩套賬、胡亂進行稅收籌劃等問題,這些實際上都是因為管理層忽視風險而導致的。在稅務管控愈加嚴格的現在,這類問題隨時都有被稅務關注并且處罰的風險,帶來的就是高額的補稅和罰款。除了稅務違規,還有存在虛假材料申報資質或是申請政府補貼等等,這些像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為企業帶來損失。

    如果反映到財務數據中,這種違規成本實際上是對成本的低估、對利潤的高估。因為沒有全額繳納五險一金、部分收入沒有繳納稅款,所以這部分成本是缺失的,如果將成本進行補全,利潤可能會下降不少,需要將還原的數據遞交給管理層,也從法律角度提示相關的風險。

    第二種過度重視風險,會導致企業制度設定過于刻板,各項流程比較復雜而且流程時間過長,這種可能會導致客戶的流失。制度和流程的設定,需要考察公司的實際情況,也需要考察企業所屬的行業。對于瞬息萬變的行業,企業更多的是需要對變化的快速應對,這種情況下,復雜的制度和長時間的流程會降低企業的應對速度,喪失商業機會,也會讓客戶對企業產生抱怨,最終導致客戶流失。

    或許并不會直接在財務數據上體現出成本的增加,但也需要進行關注,通過與業務前端人員的溝通、客戶流失原因的分析、各流程審批時間的長短等來輔助財務數據的變動進行判斷。

    04

    無效溝通成本

    企業的日常工作想要提高效率,在各部門權責明確、崗位設置合理、流程制度完善的前提下,還需要保證溝通的順暢。

    無效的溝通會增加溝通成本,拉長溝通的時間,這樣就會擠占原本的工作時間,導致大量員工需要加班,公司看似忙碌,實際上產出并不高。

    企業中常見的無效溝通包括:缺少議題和結論的會議、形式化的周報、信息不對稱的跨部門溝通等等,它們的共同點就是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并且沒有任何產出,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同時還可能增加部門之間的矛盾,降低了工作效率。

    導致企業存在大量無效溝通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的管理風格偏差、企業文化缺失、不稱職的管理層等,無效溝通會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企業內部彌漫一種消極情緒,最終也會導致員工流失。

    這種溝通成本完全不會體現在財務數據上,只能通過一些財務建議的落實來發現。一些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改善建議一直無法施行,這些就意味著企業中存在溝通問題,導致各部門無法進行協調,需要從上到下進行治理,增強企業文化的灌輸,這樣才能整體提高效率。

    05

    管理者偏好

    管理者的偏好相對于上面幾種隱性成本,是更為致命的成本。管理者直接決定著企業發展的戰略和方向,如果管理者的職責和能力有所缺失,對企業發展會造成沉重的打擊。

    管理者缺少戰略思想以及明確的業務規劃,在沒有基本的業務概念和資源的情況下,盲目跟隨市場風險來轉換業務方向,或是開設新業務板塊,在增加了新業務投入的負擔下,原有業務的停止也會帶來高額的沉沒成本。

    管理者缺少財務意識,對于財務風險和稅務風險的認知不到位,忽視財務的管控作用,會增加違規成本,也會讓企業處于一種高危狀態,隨時都可能被相關部門關注和處罰。

    管理者的個人風格帶來的不良企業文化,帶來信任缺失,增加內部舞弊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不良的企業文化也會導致人員流失,讓企業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導致業務無法正常開展。

    正因為管理者對于企業的關鍵作用,所以管理者的偏好實際上左右著企業的發展,管理者的格局和眼光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可以發展多久。財務實際上無法改變管理者偏好,但至少可以篩選符合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的管理者,通過管理者偏好與自身發展的一致性來判斷這份工作的去留。

    企業隱性成本,可能會反映在財務數據中,但經常會被忽略;也可能不會直接在財務數據中反映,但會放大或影響某部分數據的變化;還有部分完全不會在財務數據中反映,實際上影響的是企業發展的大方向以及戰略規劃。

    不在財務數據中反映,并不意味著財務不需要關注,財務通過財務分析要達到的目的是通過基于歷史數據的分析來對未來進行預測,同時發現經營中潛在的風險并加以改善。那么這些隱性成本也就屬于財務分析的一部分,需要通過各種其他的渠道來收集信息,輔助財務數據的變化來綜合進行分析。

    隱性成本最終也會影響企業的信譽以及對外形象,這屬于企業的無形資產。這種對外的形象會影響客戶與企業合作的意向、大眾對于企業的認知,如果傳遞出去的負面印象更多,想要扭轉過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所以不如在影響范圍還沒有擴大的時候就尋求解決方案。

    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在企業內部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構建企業文化、優化調整制度和流程、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同時也要有空間讓財務部充分發揮作用,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財務分析和控制機制,避免信息失真以及信息不對稱,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減少隱性成本,降低企業風險。

    樱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