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cation
    咨詢電話

    400 6890 958

    如何學會有效節稅

    2023-08-31 14:14:56

    瀏覽量

    一、認識稅收籌劃

    (一)稅收籌劃的概念

    稅收籌劃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稅法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法人或自然人)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或遞延繳納稅收的一系列謀劃活動。

    【知識鏈接】辨別偷稅與稅收籌劃

    小張問經理:“稅收籌劃不就是少繳稅,少繳稅不就是偷稅嗎?”

    經理回答:“偷稅是指一些納稅人故意偽造、變更、隱瞞、擅自銷毀賬簿和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采用虛假的納稅申報手段,從而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偷稅是對一項實際發生的應稅行為的否定,屬于法律上明確禁止的行為,被征收機關查明屬實,納稅人就要為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制裁。而稅收籌劃只是對某項應稅經濟行為的實現形式和過程在事前進行一些安排,其經濟行為符合減輕納稅的相關法律規定。”

    (二)稅收籌劃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稅收籌劃只能在法律許可范圍內進行,由于稅收籌劃與偷稅、騙稅存在本質的區別,納稅人只有在深刻理解、準確掌握稅法及相關法律的基礎上,稅收籌劃才有可能成功,否則稅收籌劃可能違法,受到法律的制裁。

    2.成本效益原則

    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后,在取得部分稅收利益時,會為該籌劃方案付出額外的費用,以及因選擇該籌劃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所損失的收益。當新發生的費用或損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時,該項籌劃方案才是成功的,當費用或損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時,該籌劃方案就是失敗的。

    所以我們應充分考慮利用稅收籌劃進行方案的最佳設計,來選擇總體收益最大的方案。

    3.風險原則

    由于稅收籌劃與國家政策、經濟環境及企業自身活動的不斷變化有關,我們在制定和實施稅收籌劃時,并不能確定該籌劃是否能成功,效果如何。

    我們要承擔投入風險、失敗風險,所以我們要在籌劃時要隨時做出相應調整,盡力去管理風險和控制風險,盡可能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獲取可能大的稅收收益。

    4.籌劃性原則

    稅收籌劃應在納稅義務發生之前進行,并指導經濟活動的運行,應當全局權衡利弊得失,充分考慮籌劃方法的可行性,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

    二、稅收籌劃的影響因素和基本方法

    (一)稅收籌劃的影響因素

    1.稅制因素

    (1)納稅人身份的可轉換性。

    納稅人是指稅法上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不同的稅種,規定的納稅人也不盡相同,企業可以通過選擇成為某稅種的納稅人或者避免成為某稅種的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如企業可以通過籌劃選擇成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或小規模納稅人。

    (2)適用稅率的差異性。

    在我國不同的稅種有不同的稅率,同一稅種不同的稅目也可能有不同的稅率。不同比例稅率的差別,以及全額累進稅率和超額累進稅率為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

    (3)計稅依據的可調整性。

    計稅依據是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標準,是根據稅法規定所確定的用以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一般從價計算的稅收以計稅金額為計稅依據,從量計算的稅收以征稅對象的重量、容積、體積、數量為計稅依據。企業可以通過一定方式減少自己的計稅金額,減輕稅負,最大化利潤。

    (4)優惠政策的選擇性。

    我國稅法有大量的優惠稅收政策,企業可以通過一定的努力使自己具備享受優惠稅收政策條件,從而實現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

    2.企業自身因素

    (1)企業利潤最大化的驅使。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利潤,不僅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收入,還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在一定條件下,收入的增長、成本的降低都會達到其限度。但企業負擔各種稅的減少,將會增加企業凈利潤。

    (2)企業獲取貨幣時間價值的動力。

    企業通過延遲納稅,相當于從國家獲得一筆無息貸款,企業將延遲的稅費投入再生產或其他投資項目可以獲得其他收益。

    (二)稅收籌劃的基本方法

    1.利用納稅人身份的差異

    通過對納稅人身份的合理界定或轉化,使企業承擔的稅收負擔盡量減少或降低到最小限度,或者直接避免成為某稅種的納稅人。如企業通過選擇小規模納稅人或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或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使企業稅負最低。

    2.利用稅率差異

    目前我國實行的稅率有定額稅率、比例稅率、累進稅率。企業通過經營業務或應納稅所得額的改變,盡量使用低稅率。

    3.利用稅目差異

    企業應通過規范操作將一些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適用低稅率收入從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分解出來,降低企業稅負。

    4.利用納稅時間差異

    通過延遲納稅,獲得貨幣的時間價值。

    5.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通過減稅、免稅政策節稅,即企業在充分了解國家優惠政策的前提下,積極利用減稅、免稅優惠政策,降低稅負。

    (三)稅收籌劃的步驟

    1.熟練把握有關法律規定

    (1)具備必要的法律知識,依法納稅是稅收籌劃的前提。

    (2)了解主管部門對籌劃行為“合法”的界定。

    2.結合本企業的情況和籌劃要求,制定稅收籌劃方案并實施

    樱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