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財務報表并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關聯的。為了解決企業中隱藏的問題,化解已有的風險,管理者應利用財務管理體系,積極推動企業現金、利潤和應收賬款三角平衡的實現。
1 企業現金與利潤
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等項目之間存在勾稽關系。
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現金流量表中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賬款”等項目之間存在勾稽關系。
上述勾稽關系,可簡單表述為下列公式。
營業收入-應收賬款=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存貨增加額)+預付賬款增加額-應付賬款增加額-應付票據增加額
對此公式進行解讀操作時,還應考慮應交稅費中有關稅金的變動數。
管理者需清楚,在何種情況下上述項目會構成等式,在何種情況下無法構成等式,在何種情況下項目之間的平衡關系會被破壞。管理者通過研究報表中相關項目的關系,從報表及報表附注中發現相關證據,進而形成對分析對象的判斷,可以修復被破壞的平衡關系,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2 利潤與應收賬款
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過多,失去與利潤之間的平衡,對企業的發展將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管理者不僅應重視利潤與應收賬款平衡的重要性,還應設法保持其平衡關系。
1、應收賬款失衡對利潤的危害
本質上看,應收賬款是具有一定風險的債權。其風險如下。
(1)應收賬款會虛化企業的賬面利潤,誤導不同報表使用者對利潤的深層次理解。
(2)應收賬款會削弱利用主營業務利潤評價企業業績的主導作用。一定數量的應收賬款會使主營業務利潤有潛在損失的風險,這種風險來自市場環境惡化對債務人經營活動的影響。
(3)應收賬款一定程度上會掩蓋所有者權益的真實性。企業應收賬款實際上是未能到賬的收入,但可能成為企業的賬面利潤。從這點上看,應收賬款無疑虛夸了企業的所有者權益。
為了應對上述風險,企業應促使應收賬款與利潤保持平衡關系。
2、保持應收賬款與利潤平衡的措施
(1)利潤分析時應注重當期賒銷比例這一財務指標分析。企業應在主營業務收入中進行賒銷收入明細核算,重點揭示賒銷業務產生的原因。
(2)計算應收賬款占利潤的比重,做好利潤分析工作。對企業可獲得的利潤做好準確的分析,減少企業利潤的虛增。
(3)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加快企業資金回籠。管理者應對賬款回收進行系統總結和分析,形成細致的狀況分析報表,以此為指導,采取積極措施,完成日常的催收貨款工作。同時,管理者還應做好應收款項的監督控制工作,對與之相關的欠款企業的信息和動態要足夠了解,為貨款回籠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
3 企業現金與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與企業現金失衡,同樣會影響到企業的短期利潤和長期績效。管理者也應給予同樣的重視。
如果應收賬款過多,企業將會既缺乏“回血”渠道,又不斷“失血”。其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
1、流轉稅支出
應收賬款產生于銷售收入,企業并未實際收到現金。但流轉稅是以營業收入為計算依據的,即使未收回貨款,企業依然要為此支付稅費。
2、所得稅支出
企業將銷售收入抵減各項支出后,形成經營利潤。由于經營利潤均應繳納企業所得稅,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業資金壓力。
3、股利分配
對股份企業而言,面臨大量應收賬款,如果依然進行股利分配,同樣會造成企業資金的緊張。
此外,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清欠過程,也會形成企業現金流出。
針對上述風險,管理者必須意識到,虧損的企業不一定破產,但沒有了現金流的企業必然破產。當企業現金流和應收賬款、利潤發生矛盾時,企業必須選擇現金流。只有在此基礎上構建三者的平衡關系,企業才能始終在安全范圍內。
資料來源:管理會計知識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