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cation
    咨詢電話

    400 6890 958

    通過五個財務指標縱覽公司全貌

    2023-06-09 08:24:37

    瀏覽量

    image.png

    通過五個分析指標就可以全面綜合地看清一家公司的風險、收益、運營、效率和生存能力。掌握這五個指標以后,就可以變形生成為30多個財務分析指標,也就可以掌握絕大多數財務分析指標了。

    對于領導和管理者而言,讓這些指標在管理上發揮作用才具有真正價值。當然,同時也需要跳出這些指標的拘束,用任何可以解釋本行業特性的指標或數據形成可視化比較強的圖表,幫助領導者看清自我、看透對手、理清思路。

    財務人都知道財務指標有很多,但很難將所有財務指標都運用得很順暢。我們知道財務指標最終是要為領導者服務的,是要為企業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的。所以,如果聚焦關注企業的經營風險、盈利能力、運營能力、管理效果和生存能力的話,我們就可以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五個財務指標來學習。這五個指標分別是代表經營風險的資產負債率、代表盈利能力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代表運營能力的流動比率、代表管理效果的總資產周轉率以及代表生存能力的凈利潤現金保證比率。

     image.png

    一、看清公司經營風險的“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也稱為負債率,是最常見的財務報表分析指標之一。凈利率考量的是公司的自身盈利能力,而資產負債率則考量的是企業的整體健康狀況。

    資產負債率 = 總負債/總資產

    從公式計算上看非常簡單,總資產和總負債都是在報表中可以直接看到的。資產負債率主要考量的是一家公司的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是多少。這個比例越高,相對風險越高;比例越低,相對風險越低。這就好像如果我有10萬元,我自己做生意只能做10萬元的生意。如果我來跟你講,你借給我90萬元,我們一起來做100萬元的生意,我可以給你支付利息。當你同意以后,我就相當于用我自己的10萬元撬動了100萬元的市場。這時候,我的資產負債率就是90%。

    為什么說這種高比例負債率的風險會高呢?假如我生意受挫,擺在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放棄,另一條是扛下去。放棄很簡單,我自己虧10萬元,債權人虧90萬元。如果扛下去,我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來扭轉敗局,同樣可能經過很多努力依然會失敗。或者如果我沒有那么負責任的話,就會直接選擇放棄,因為畢竟我自己的損失可能沒有那么大。而且如果經過幾年的經營每年都有10%的總資產回報率的話,我可能就已經賺到20萬元,扣除負債利息也能剩10多萬元,我自己其實沒怎么虧。可是對于債權人而言可就不同了,損失就會相當慘重,血本無歸。所以,許多金融機構對高負債的企業都收緊了貸款額度。

    當然,這個指標也有另外的解釋。如果一家公司不具有相當的實力,那么它也很難獲得別人的債務資助。例如,一家小公司就很難獲得銀行貸款,供應商也通常不會做更長時間的欠款。所以,一家實力不強的公司看起來資產負債率非常低,這并不能表明絕對的風險低,而需要辯證地去看,是實力不足而資產負債率低還是實力足夠強讓許多金融機構都趨之若鶩地想要給你貸款。

    資產負債率經過變形,分子或分母替換就可以變換成其他指標。例如,分母將總資產改成所有者權益總額,那么指標就變成產權比率。我們知道,總資產減總負債就是所有者權益的總額。類似這類變形其實還不少,建議領導者不必每一個都掌握,只要將資產負債率的原理搞清楚,知道怎么計算,而且知道所處的行業通常都是什么樣的標準,以及外部監管部門(例如給你放貸款的銀行)對你要求的比例限制額是多少等,就足夠了。

     image.png

    二、考量公司盈利能力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的作用是分析屬于股東的權益(或者叫作凈資產)獲得多少利潤比例,英文簡稱ROE。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著名的分析指標,同時也是“杜邦分析法”的最終計算結果。

    股東權益報酬率 = 凈利潤/股東權益平均值

    股東權益為什么是平均值呢?利潤是“時期數”,就好像看視頻一樣,是一個期間所發生的。而股東權益是“時點數”,就好像看一張照片,是某一個時點的數字。時期數與時點數理論上是不可比的,為了讓它可比,就人為地將時點數變換成時期數,那么就用股東權益的期初數與期末數之和的一半,來模擬出股東權益整個時期的變化過程值。這樣,凈利潤和股東權益就能在同一個維度上計算了。不過,如果期初與期末股東權益的變動不大,或者為了簡化計算,在真實應用計算中也會忽略平均值,而直接用期末的股東權益來計算。

    為什么不用凈利率來考量獲利能力呢?凈利率不是更加容易理解嗎?

    凈利率是更多領導者懂得如何去計算和如何去考量的,如果從更高維度的視角來看待經營回報,不應當僅站在公司層面而更應站在股東層面去看經營回報。一家公司自身以收入規模為基礎的盈利能力測量,并不能代表最初讓這家公司存在的股東們所能賺取的投入回報。也就是說,成立公司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讓成立這家公司的股東們獲得豐厚報酬,就應當站在股東的角度看究竟投資這家公司是否真的賺到錢了。股東權益就是資產減負債的差額,也就是作為一家公司所有股東所投入的以及日常經營累計賺取的屬于股東自己的那部分。用這部分權益與凈利潤作比例計算,就得到了股東權益報酬率。

     image.png

    三、考量企業結構化資金管理和短期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的計算原理就是公司現有的流動資產是否能夠覆蓋所有的流動負債,或者反過來說,如果一旦公司產生了供應商、債權人、員工集體擠兌向公司要錢,公司能否在短時間內變賣一些變現能力強的資產加以償還,而不會因此導致公司資不抵債引發破產。通常,流動比率保持在2以上會比較安全,當然這也要看不同的行業。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動比率也是考量一家公司日常經營是否有充足的運營資金來持續運行,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得到的是營運資金,營運資金越高,對于企業來說營運空間就越大,反之則會越小。如果流動比率常年低于1,代表這家公司欠債過多,而資產又很難去償還負債,風險自然就會高。

    流動比率經過變形可以變成速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資產就是將一些流動性并不是特別好的存貨等扣除后來計算。速動比率通常在1以上會好一些,代表公司能夠快速變現的資產能夠覆蓋所有的流動負債。再加以變形就是現金比率,現金比率=(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流動負債。有價證券通常是可以隨時變現的,也就可以當成貨幣資金來使用。現金比率就是看公司所有的現金能不能覆蓋所有的流動負債。當然這個比率也要辯證地看待,一家公司現金存儲過多其實也代表一種浪費。因為現金如果不運用到企業的業務當中而僅僅是存留在賬面上,就不能產生任何的使用價值。我們所講的現金為王,是針對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危機而言的。如果企業有足夠多的現金且運營良好,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就應當做出適當的投資,來發展更為廣闊的市場。

     image.png

    四、考量企業資產運營管理效率的“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的作用是分析公司所有總資產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一年能周轉幾次。如果用一年的天數除以總資產周轉率,就會得到總資產周轉一次需要多少天。

    總資產周轉率 = 總收入/總資產平均值

    這里又涉及了收入的時期數和資產的實點數。因此,我們需要選擇用總資產平均值來換算成模擬時期數,讓這兩個指標可比性成立。當然,如果總資產的期初期末變化不大,也可以采取簡便計算,直接用期末總資產計算總資產周轉率。不少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偏低,也就是說用更多的資產來產生較少的收入是相對簡單的。

    總資產周轉率也可以經過變形變成固定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以及各自的周轉天數,疊加起來就會得到11個財務分析指標。根據每家公司不同的經營情況和經營特點選取最適合和最能夠體現企業以及行業特性的指標進行充分分析,就會對領導者的決策起到作用。

     image.png

    五、考量企業現金流效率的“凈利潤現金保證比率”

    凈利潤現金保證比率是看經營性凈現金流是否能夠覆蓋凈利潤。這里僅考慮了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而沒有關注投資性現金流和籌資性現金流,目的就是為了聚焦到日常經營中是否能夠賺取到更多的現金,只有日常經營才是真正自己的“造血功能”。成熟公司必須考量自我“造血功能”是否健全,就看這個指標是否能夠穩定在100%以上。

    凈利潤現金保證比率 = 經營性凈現金流/凈利潤

    雖然凈利潤現金保證比率大于1會比較好,但也并不是越高越好,還需要具體分析出高的原因。,凈利潤現金保證比率也可以變形,成為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性凈現金流/流動負債)、現金總負債比(經營性凈現金流/總負債)和銷售收入現金回收比率(經營性凈現金流/總收入)。

     image.png

    五個指標小結:

    1、首先看風險,企業不能持續高風險地運營。

    2、其次看收益,企業存在就應當賺錢。

    3、再次看運營,日常經營管理是否有足夠的掌控力。

    4、然后看效率,效率越高越賺錢。

    5、最后看生存,強大的自我造血功能才是生存之本。

    每個指標都能變形成多個指標,五個就等于三十個。企業分析,最簡單的或許才是最有效的。不要被趨勢迷惑,但也不能不關注趨勢。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image.png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樱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