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提升,財務工作逐漸在向更高階轉型,即由最開始的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財務要實現管理會計轉型,基本功之一就是要做好每月的經營分析,如何才能做好經營分析?這里面的學問很多,而且不同的企業可能分析的方法和重點都不一樣,這個世界也無法找到千篇一律的企業經營分析模板。做為企業財務人員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企業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靈活變通,設計一套適合本企業的內部經營分析體系,幫助企業提升價值,實現經營目標。本文根據個人實踐經驗總結一些關于經營分析需要關注的重點方向:
1、搭建經營分析匯報平臺
經營分析不應該只局限于財務部,業務部也應該參與匯報。財務部通過數據和現場審核兩個方面充分的揭露目前經營存在問題和風險,業務部門要針對部門關鍵KPI指標及日常業務發現的問題及財務提示的問題進行專題匯報,同時要明確具體改善對策、責任人、完成時間。比如工程部就可以從設備維修費控制情況、設備故障率、技改項目進度、降本增效實施情況等方面進行匯報。
2、科學的分析方法
經營分析主要目的就是要實現經營管理的抓手作用,及時發現管理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偏,因財務部的經營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的層面,還應多關注企業的存貨、固定資產投入、閑置、應收賬款回收、內控監督等方面。
3、經營分析內容和形式
經營分析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管理層和業務團隊,輔助經營決策,不能把經營分析會變成財務數據的展示會及財務工作的報告會,我們更多的是要關注業務部門的痛點是什么,公司管理層關注的重點是什么,尤其是關注當下影響影響目標實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匯報。
經營分析匯報格式應該簡單明了,最好統一模板,每個部門少花費一些時間在形式展示上,多注重經營分析的內容和質量,分析內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且能落地實施。
經營分析應有事說事,避免在不會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跨部門的問題最好提前溝通。
4、經營分析匯報的頻次
經營分析應每月固定時間,養成定期匯報的習慣,循環揭露問題,便于會議跟蹤完成情況,形成閉環管理。信息化程度高的企業,財務報表一般是在3號左右可以出具,公司級經營分析會最好在10號前召開。
5、注意經營分析的前瞻性
既然經營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提示問題和風險,最終形成決議并落實改善,分析的前瞻性和時效性就很重要,信息化程度高的企業,尤其是一線車間關鍵KPI應該每日從系統中獲取,當天發現的問題第二天早會就應該明確解決措施。如果日常不關注,等到次月開會再來查找原因,尋找改善措施,付出的代價會更大,不利于提升企業經營業績。
財務部經營分析應該分財務崗位落實,每個崗位應該養成賬務日清日結的習慣,定期導出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同時結合日常經濟業務審核發現的問題點及時暴露出來,提示業務部門主動去改善。而不是等到開經營分析會的時候才去思考到底要匯報什么,或者集中暴露很多問題讓業務部和管理層措手不及。
6、負責經營分析人員的篩選
企業應重視對經營分析人員的篩選,負責經營分析的人員要對公司業務非常了解,只有對了解業務的財務人員才能夠從海量的數據中提煉出影響業務決策的關鍵要素,同時對這些要素進行量化,轉化成管理層和業務人員能聽懂的“業務語言”,這需要具備業財融合的能力、策劃應變能力、溝通能力、抗壓能力等。
7、明確經營會議參會人員
經營會議組織人員應提前明確會議參加人員,經營分析會議報告的要求等,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參會,經營分議應該減少陪會無關人員的參與。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