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財務分析的需求對象及核心理念
也許很多人認為,財務分析的報告是用來交作業的,因為企業每個月、每個季度、每年要召開月會、季度會、年度會議,而這些會議中財務工作匯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財務人員往往為了寫分析而分析,很少仔細思考財務分析的需求對象及分析的真正的目的,也有可能努力思考了但是仍然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日常工作中,我們隨便翻閱一份財務分析報告,不難發現分析過程有些牽強附會、分析表達的主題不明確、分析重點不突出。
因此在進行有效的財務分析工作之前,我們很有必要先了解財務分析的不同需求者關注方向及分析的核心理念:
一、財務分析的需求對象
1、針對企業內部管理者:財務分析就是通過異常數據揭露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的建議協助并對推動解決,達成企業經營目標。
2、針對上級管理-集團管理局:財務分析從內控監督的角度出發,主要防止內部出現經營舞弊、腐敗。
3、針對外部潛在投資者:重點分析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如企業盈利能力、現金流的穩定性、資產狀況等,主要幫助投資人判斷企業是否有發展潛力,是否值得投資。
4、針對企業的債權人:它們主要了解企業資金情況和是否有足夠的償債能力。
由此可見,財務分析第1項與第2.3.4項需求對象的關注點是不同的,既然關注的方向不同,那么財務分析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財務人員在做財務分析之前,應先了解分析的需求對象,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并出具不同的財務分析報告。
二、財務分析的核心理念
1、針對內部需求分析:先數據分析后業務分析
財務分析好比醫生看病,醫生看病一般需要先了解病人基本情況,然后做對應的檢查、最后根據自身經驗結合檢查情況出具診斷結論,開對應處方。財務分析一樣也可以參照此模式。
財務人員應對掌握的關鍵數據進行檢查對比分析,如與歷史同期比、與預算比、與企業內部標桿比,與歷史累計比等,通過對比,我們才能了解數據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然后找到數據背后變好或變差的具體的原因,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識別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比發現異常財務數據之后,財務人員應通過深挖數據背后的業務原因,將問題“準確的定位出來”,以便更好地推動業務進行改善,提升經營業績。
2、針對外部需求分析:主要圍繞企業增長性、盈利性、流動性指標進行分析。
進行外部需求分析時,主要是圍繞企業的三大報表來進行,首先檢查報表數據邏輯勾稽關系是否存在明顯的異常,即報表的編制質量,其次是要逐步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報表解讀體系,以殷實地專業知識作為基底,練就識別舞弊的“火眼金睛”,最后結合實際業務需求不斷實踐演練、總結經驗,最終形成形成一套極具個人特色的外部需求財務分析體系。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