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cation
    咨詢電話

    400 6890 958

    運用*弗分析解析北汽藍谷財務報表

    2023-07-24 08:25:11

    瀏覽量

    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藍谷”)是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09年,是我國首家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2018年,北汽藍谷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其主營業務包括純電動乘用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與銷售服務和網約車運營服務。北汽藍谷曾7年穩坐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寶座。但由于該公司長期依賴對公服務市場,產品僅為純電動汽車且技術含量低,在2020—2021年疫情肆虐期間主營業務板塊收入嚴重受損。

    1戰略分析

    1.優勢分析

    北汽藍谷作為第一家新能源汽車行業上市的A股企業,在“油改電”市場趨勢下步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擁有豐富的燃油汽車生產經驗,以及基礎設備、廠房、生產線和非專利技術等,尤其是在北汽集團控股期間積累了大量資源、人才、設備、客戶等關鍵發展要素,奠定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基礎優勢。目前,北汽藍谷掌握了核心的電池研發與制造生產技術,具備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整車應用六大領域的行業領先試驗能力。同時,北汽藍谷通過加強與華為、百度、滴滴、麥格納等企業的戰略合作,提升了研發實力,穩固了研發果實,并努力打造高端品牌極狐和北京汽車兩大品牌。此外,企業長期占領B端(企業用戶)市場,擁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和較強的競爭能力。

    2.劣勢分析

    轉型之前,北汽藍谷的經營戰略主要以B端市場運營為主,新能源研發技術僅僅停留在滿足低端純電動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而在C端(個人用戶)智能新能源汽車售賣市場占有率較低。轉型之后,北汽藍谷主攻C端市場,努力擺脫以B端市場為主的經營模式。然而,因起步較晚,相比比亞迪等同行業競爭者,北汽藍谷在C端市場的競爭力較弱。同時,北汽藍谷產品結構單一,主要研發A00、A0、A、A(含B級別)純電動車,忽視了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開發。而比亞迪和吉利在研發新能源汽車時都注重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發展,此外,北汽藍谷大量使用寧德時代生產的動力電池,電池成本較高,推高了整車成本,導致其市場競爭力相對較弱。同時,北汽藍谷新能源汽車交付時間遠遠慢于其他同行業競爭者。因此,該公司的銷售、品控和售后服務能力有待加強。

    3.機會分析

    多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不斷加碼,尤其是在2016—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補貼方式主要是稅金減免、財政補貼等。2020年,我國提出“雙碳”目標戰略,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等政策。此外,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對新能源汽車需求日益增加。以上這些都為北汽藍谷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4.威脅分析

    北汽藍谷面臨的威脅主要體現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變化和行業競爭激烈兩方面。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由前期的粗放式轉變為精準式,對補貼對象和技術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補貼力度也逐漸減弱,直至2020年底取消。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導向特征不斷增強。這對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倒逼其生產性價比高且具有差異化的產品。同時,市場對續航里程、充電效率、電池能量密度、控電系統及整車架構的外在美感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行業內的激烈競爭給身處轉型期的北汽藍谷帶來威脅。2019—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造成市場消費低迷及國內生產能力下降。同時,新能源汽車原材料呈現價格上漲趨勢,加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激增,芯片供給量不足,芯片價格也不斷上漲,進一步加劇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

    2會計分析

    對北汽藍谷2019—2021年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分析,重點分析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主要項目。

    1.資產負債表主要項目分析

    2019—2021年,北汽藍谷貨幣資金呈波動下降趨勢,但占總資產的比例仍較高,這是由銷售回款及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取得資金所致;應收票據占比平均約為2.5%;應收賬款雖逐年下降,但占總資產的比例總體超過32%,說明企業債權較大,嚴重影響了回款進度,容易出現壞賬。

    2019—2021年,北汽藍谷存貨金額和占比逐漸下降。這主要是因為受疫情影響,汽車需求量較低,北汽藍谷控制新能源汽車產量,導致庫存商品量急劇下跌。2019—2021年,北汽藍谷固定資產金額和占比有小幅上漲,2020年占比上升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北汽藍谷C類車零部件設備、驗證中心建設項目和麥格納基地技改項目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所致。由于北汽藍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2019—2021年,其無形資產研發支出金額和占比整體增加。短期借款金額和占比3年來逐漸下降,主要是企業調整債務結構所致。

    由于北汽藍谷調整了資產規模,2019—2021年,其資產總額不斷下降,其中流動資產比例下降,非流動資產比例提高,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分別保持在70%和30%左右。這表明北汽藍谷資產負債率較高,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應進一步調整資本結構,適度降低財務桿風險。

    2.利潤表主要項目分析

    2019—2021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整體波動下降,2020年下降幅度最大,達到77.65%。同時,營業成本下降幅度達58.27%。這主要是因為2019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有所調整,燃油車排放標準升級導致現產車大幅降價銷售。加之新冠疫情導致市場消費乏力,北汽藍谷汽車年銷量下滑82.79%,由150 601臺降至25 914臺。2019—2021年,北汽藍谷銷售費用整體波動上升,2021年同比上升65.83%,由廣告展覽費和運營費較上年增加所致。2019—2021年,北汽藍谷管理費用整體保持在8億元左右。2020—2021年,北汽藍谷研發費用不斷增加,平均增長率達到約80%,可見企業研發投入力度較大。2019—2021年,北汽藍谷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呈整體波動下降趨勢,2020年下降幅度最大,2021年仍處于巨虧狀態。

    3財務分析

    采用縱向比較法,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4個方面對北汽藍谷2019—2021年年報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

    1.償債能力分析

    本文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3個指標衡量北汽藍谷短期償債能力,用資產負債率作為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指標。2019—2021年,北汽藍谷流動比率不斷下降,但3年整體保持在1.3以上。其中,2020年流動比率下降幅度達到9.33%,這主要是企業調整資產規模所致。2019—2021年,北汽藍谷速動比率整體波動下降,但基本保持在1.2左右。2019—2021年,北汽藍谷現金流量比率逐步回暖。由于2021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較上年有所增加,所以2021年現金流量比率增幅達到186.67%。2019—2021年,北汽藍谷資產負債率整體保持在70%以上,財務杠桿較高,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因此,北汽藍谷應優化資本結構。

    2.營運能力分析

    本文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3個指標衡量北汽藍谷營運能力。2019—2021年,北汽藍谷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整體波動下降。2020年,北汽藍谷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下降,營業成本和營業收入下跌,同時存貨仍保持較高規模,導致其營運能力分析指標大幅下降。2021年,由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相比上年增長0.82%,庫存量相對上年減少82.85%,相應的營運能力開始回升。2019-2021年,北汽藍谷的營運能力出現波動,但仍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3.盈利能力分析

    衡量北汽藍谷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標選取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毛利率和凈利潤率4項。2019—2021年,北汽藍谷盈利能力分析指標整體波動下降,其中2020年下降幅度最大。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短缺及市場競爭激烈和消費乏力,北汽藍谷選擇降低售價,進而造成汽車銷售巨額虧損,網約車運營收入也大幅下跌。相比2020年,2021年各指標開始回升,尤其是毛利率由負轉正,凈利率增加51.6個百分點。雖然北汽藍谷三年整體盈利能力較差,但自2021年開始回暖,未來仍有較大的盈利空間。

    4.發展能力分析

    衡量北汽藍谷發展能力的分析指標選取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3項。2019—2021年,北汽藍谷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整體波動下降。其中,2020年各指標下降幅度較大,尤其是凈利潤增長率,經營陷入低谷。但到2021年,其營業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開始回暖,這是由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帶來的。由于北汽藍谷調整了資產規模,所以總資產增長率一直呈下降趨勢。企業未來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4前景分析

    1.戰略風險

    北汽藍谷堅持走專業化道路,打造具有差異化的極狐和北京高端品牌,力求將核心業務做到極致。然而,受疫情和行業競爭激烈的影響,企業核心業務盈利嚴重受損,2020年和2021年出現巨虧。北汽藍谷應實施多元化經營策略,分散經營風險,不斷開發新市場和新產品。此外,混合插電式動力汽車受到廣大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的追捧,北汽藍谷應重視在該領域的拓展。

    2.發展風險

    首先,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整體向上且潛力大,未來會有更多資本和行業競爭者進入,會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其次,市場導向取代政府補貼,未來企業關于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競爭會更激烈。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汽車銷量大,致使核心芯片和部件供應不足,進而影響北汽藍谷未來汽車產量和戰略實施。最后,研發資金的大量投入和原材料等價格的上漲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和盈利能力形成了考驗。

    資料來源:《財務管理研究》2023年第7期

    樱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