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評價企業績效的財務分析主要服務于外部投資者和企業最高決策者,需要全面反映企業在運營、投資、融資三種業務活動的績效結果。
能夠綜合反映三種業務活動的財務業績評價體系的關鍵在于定義受眾(即外部投資者和企業最高決策團隊)的關注領域。
最終具體分析指標的選取也是圍繞這些關注領域來識別篩選的。
一、反映企業綜合績效的財務分析基本框架
財務報表分析的關注領域集中在以下六大方面:
? 獲利性
? 資產使用效率
? 流動性
? 償付性
? 財務結構
? 經營增長
綜上,盈利能力、財務風險控制能力和成長能力這三個關鍵能力成為構建企業綜合績效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
反映這些領域的指標很多,要綜合全面評價企業績效,設計本企業適用的財務分析指標時要注意重視質量而非數量。
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的選取過程如下:
最后一步“指標篩選”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標準:
? 通用性:指標被多數企業使用,對上市公司尤為重要。
? 避免重復:作用相似的指標只選最優的。
? 修正作用:某個指標有局限性,可以另選指標進行補充。
? 符合本公司的實際運營特點:比如實體投資不是公司主要盈利渠道,那么就不考慮對外投資效益的指標。
在挖掘三個關鍵能力的關注點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將現有的財務分析指標進行歸納匹配:
? 反映總體水平:側重財務業績的數量。
? 更具分析意義:強調財務業績的質量。
? 揭示驅動因素:強調財務業績的原因。
二、評價盈利能力的財務分析指標
1、評價盈利總體水平
利潤占比:即考查企業的收入中有多少能轉化為利潤,體現增值能力。
考慮通用性和避免重復性的原則,營業利潤率和銷售毛利率兩項較好。
收益率:即將產出的盈利與投入的資本進行比較,了解企業資源的投入產出情況。分子為利潤表項目,分母是資產負債表項目。
其中,凈資產收益率(ROE)和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是較為綜合的指標。
前者從所有者角度衡量企業盈利水平,更全面的展示企業收益來源。
后者直觀展示投入增值活動資本的收益能力與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
2、展示更具分析意義的盈利
在展示更具分析意義的盈利的層面,盈余質量是一個重要的考慮要素。在指標篩選的標準中,盈余質量指標相對反映盈利水平的指標來說具有「修正作用」。
體現為以下三種:
? 剔除非經營因素:比如營業外收支,債務重組,變賣資產等非常規一次性事項。
? 修正會計處理對利潤的扭曲:折舊攤銷及準備金計提等非付現成本的不同處理方法對會計利潤有不同的影響,使利潤不可避免地有人為操縱的成分。
? 綜合價值評估:如考慮股權融資成本、通貨膨脹與投資年限等。
前三項指標首選息稅前利潤(EBIT),通用性強,剔除了資本結構(債權成本)與所得稅政策差異的影響,能更準確地比較不同期間盈利能力的大小,可比性高。
后五項指標中,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比率更好,分子分母范圍更匹配,且不與營業利潤率重復。
3、揭示驅動盈利的因素
通過挖掘什么原因導致了利潤水平的高低,來幫助管理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相對前四項指標,后三項指標的計算數據更易從財務報表中直接獲取,同時在與外部其他公司比較時也具備通用性和可比性。考慮到精簡指標的需要,可選擇應收賬款周轉率與總資產周轉率。綜上所述,可衡量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標如下所示:
三、評價財務風險控制能力的財務分析指標1、短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根本上體現了運營資金的流動性,流動性的高低反映了企業流動資金管理策略的穩健程度。
反映企業是否有足夠現金支付利息費用的指標中,首選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在四項反映流動性的指標中,首選流動比率,最通用、計算最簡單。
2、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惡化時企業將面臨資不抵債和破產清算的威脅。
首選資產負債率和財務杠桿系數。前者反映企業資本結構與長期償債能力,可比性強。后者反映固定融資成本對企業收益和財務風險的影響。
綜上所述,以下四項指標可衡量財務風險控制能力:
? 流動比率
? 現金利息保障倍數
? 資產負債率
? 財務杠桿系數
四、評價成長能力的財務分析指標
1、評價成長水平高低
評價成長總體水平由業績成長和規模成長兩方面構成,常用的指標是銷售收入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
2、展示更具分析意義的成長
評價成長能力需要考慮成長的質量,即業績和規模成長是否能最終盈利以及這種成長幅度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營運利潤增長率【(上期營運利潤-本期營運利潤)/上期營運利潤】剔除了非經營因素帶來的波動性影響,更能穩定反映企業營運過程中賺取利潤能力的增長。
3、揭示驅動成長的因素
揭示驅動成長的因素需要依靠按更多業務維度進行經營分析來實現,考慮到展示高層面的增長業績數據,可選擇按業務單元和市場區域兩個業務維度來分解收入增長率。
綜上所述,可衡量公司成長能力的分析指標如下:
通過以上指標篩選,在對決策層匯報的財務分析報告中選用了17個相對獨立、各有側重點的財務評價指標。
在受眾和閱讀對象為企業決策層的財務分析中,這17個指標組成的財務關鍵指標框架能夠在宏觀層面綜合全面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
五、總結
1、針對企業最高決策層和外部投資者的財務分析屬于狹義財務分析范疇,應在宏觀層面揭示企業的績效,信息覆蓋三張財務報表。
2、反映企業綜合績效的財務指標需能展現企業的短期業績(盈利能力)、長期發展(成長能力)以及財務健康水平(財務風險控制能力)。
3、財務分析指標庫盡量以外部通用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為主,并參考同行業慣用指標(如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報告)。
4、在指標篩選過程中,注重通用簡潔、具有可比性、避免雷同的原則,如果被選取的某個指標具有局限性,則選擇另一個指標來進行補充和修正。
5、被選取的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的指標應分別反映各自業績的數量、質量和驅動因素,以求從多角度綜合反映該項業績的表現。來源:互聯網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