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不是財務部門的獨角戲,需要結合業務才能做出有價值的財務分析報告,只有了解業務的運營狀況,才能對財務報表中的數字做出有意義的解釋和分析,同時,也為經營與管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與建議,幫助管理層做出決策。因此,結合業務做財務分析對企業至關重要。
一、財務分析報告脫離業務的危害
在實務中,財務分析報告只做報表數據的整合的情況很多,這種脫離實際業務做的財務分析危害很大。
(一)結論無用
因為脫離業務場景,分析時可能會對會計科目與數據進行錯誤的解讀,導致財務分析結論失真,甚至出現重大偏差,這種財務分析報告基本無使用價值,容易對企業決策造成誤導。
(二)忽視風險
財務存在的價值是記錄與風控,如果會計在分析的時候做文字游戲與數字游戲,則風險識別與發現與回避就陷入困境,尤其是隱藏比較深的風險可能無法觸及,這就把風險敞口留給了未來,不能及時將風險排除,公司不得不帶病運營,這個風險會影響未來的盈利。
(三)短視
從財務數據出發,全過程用財務數據解釋數據,用會計科目解釋會計科目,使得財務團隊只關注財務指標,同時報告的閱讀人或使用者根本看不懂這種“天書”,關注短期的考核利潤,忽視長遠利益,這對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是個障礙。
二、財務脫離業務的原因
(一)認知不夠
很多企業給財務的定位是記賬、報賬、報稅,只要把交易記錄弄準就可以了,至于財務分析老板不想看也不想知道,這就導致會計偏重做數據處理而不考慮具體的業務。同時,會計知識結構無法支撐了解行業、市場動態、制造鏈、供應鏈、競爭對手狀況等,導致不知道如何結合業務來分析財務數據。
(二)時空限制
會計工作在月末月初比較忙,大家忙于錄入數據、催收各種單據、等待各種批復,這種由于流程混亂與工作標準過低等原因導致的低效,使得會計門沒有時間去想財務分析,更不想了解業務的具體情況。在空間上,大部分企業執行的是財務人員集中辦公,會計基本脫離業務,見不到做具體業務的人、拿不到業務會議信息、不知道業務的工作重點,這導致即使想結合業務做分析,也沒有辦法拿到想要的信息。
(三)崗位要求低
在財務部的崗位分工中,沒有明確的財務分析崗位說明書,日常的業務差異等分析活動由業務部門代勞了,財務自動的讓出了做財務分析的陣地,導致業務也不知道財務做分析的時候要什么信息,這導致業財兩張皮很難改變。
三、如何讓財務與業務緊密配合
(一)建立溝通制度
用制度的形式要求會計必須參加業務會議、合同評審、資金審批、合同執行進度追蹤、資金付出后的效果追蹤等工作,同時要求會計要經常到業務部門進行調研、情報搜集、各種管理建議等,這樣就能使得業務與財務在基礎信息層面達到互聯互通。
(二)財務參與決策
財務不要做決策的局外人,財務要知道單據背后的邏輯、本質、影響、原因等,從決策開始知悉業務活動,會使財務更加清晰的了解業務的需求和目標,從而更好的為業務提供服務。更重要的是,財務可以對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做出提前應對措施,財務參與決策會對交易或項目的投入產出做分析,并能在稅、資金、單據等角度對業務提出具體的建議。另外,財務可以根據業務的需求、特點與實際情況自主創新和優化財務流程,這會提高業務與財務的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三)上手段
通過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例如數字化工廠、ERP系統、財務智能軟件等,系統從數據形成的源頭就把信息分發給財務,其準時準確的程度遠超過人工,這對于業財融合是最直接的支持,如果各種核心數據都給財務了,還不會與業務溝通,就是財務負責人的問題了。
業務與財務人員,除了定期做情報分享外,彼此都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尤其是各種軟件的培訓更要隨更新或升級不斷的進行,以此提高業財交流的質量。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