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分析一家企業的時候,都喜歡看財報的利潤表,包括很多投資人也很喜歡這張報表。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張報表呢?因為這張報表透露著一家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取得的利潤,通過這張報表就能看出這家企業的業績。但是在看利潤表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識。
1、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
首先需要理解下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那什么是權責發生制呢?權責發生制又稱應計基礎或應收應付制。它是指以取得收到現金的權利或支付現金的責任權責的發生為標志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及債權和債務。
舉個例子:一家企業今年花了100元購買原材料,生產制造費用花了20元,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花了40元,然后通過銷售部門以300元銷售出去,那么就會形成140元的營業利潤,如果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交給稅務部門35元,那么利潤表上就會形成105元凈利潤。
看起來好像挺不錯的,先別急,我們需要確認下這300元是怎么來的?如果這300元是通過賒銷形成的應收賬款,那么這家企業是沒有收到一分錢的。
如果按照我們平時生活的經驗來看,這家企業不但沒有掙到錢,還倒貼了不少錢。但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定義來看的話,這家企業銷售收入是300元,凈利潤135元是沒問題的。
我們再來看看什么是收付實現制?我們依然先看下它的定義:收付實現制又稱現金制或實收實付制,是以現金收到或付出為標準來記錄收入的實現和費用的發生。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是按照收付實現制來確定收入和費用。
舉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看下就明白了,假如你一個月的工資收入是12000元,這個月吃飯打車花銷2000元,付了一個季度的房租6000元,中間看上一臺筆記本,花費6000元。按照收付實現制的話,那這個月收入是-2000元。
但是按照權責發生制來看的話,本月房租2000元,筆記本本月折舊250元(6000÷24),那么這個月收入12000-2000-250元=9750元。我們通過觀察就會發現,不同核算方法,導致的結果差異非常巨大。而利潤表正是根據權責發生制編制的。所以利潤表的利潤可以隨時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比如可以通過減少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公允價值變動,增加營業外收入等等。
2、權責發生制給利潤表帶來的影響
在之前的文章中《讀書筆記:《從報表看企業:數字背后的秘密》》,我們學習過一個企業創造核心利潤的關鍵脈絡,經營資產→核心利潤→經營凈現金,經營資產到核心利潤的過程,就是利用固定資產比如廠房和設備生產存貨,然后企業通過對以存貨為核心的上下游關系的管理,再將存貨銷售出去,形成核心利潤。這就是核心利潤的實現過程。
上面我們也分析了,因為利潤表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編制的,利潤表即使取得銷售收入,形成利潤,也不意味著實際收到了現金。所以我們還需要校驗下凈利潤的質量。怎么校驗呢?這就需要結合現金流量表一起看了。
一般情況下,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 1,說明凈利潤的含金量是比較高的,說明企業掙的錢全部或者大部分真正地回到了公司的賬上。
如果這個比值小于1,說明企業的營業收入中,有一部分錢形成了應收賬款,并沒有通過現金流流回公司的賬上。或者是存貨積壓導致的。前者可以通過查看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來驗證,后者可以通過觀察存貨的變化來驗證。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可以明白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別,以及給利潤表所帶去的影響。并且結合現金流量表可以核實凈利潤的質量。需要注意的是現金流量表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 1的情況,需要了解到是因為賒銷造成的還是存貨積壓造成的現金沒有回到企業賬上。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