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平均年限法
概述: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最簡單并且常用的一種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除以預計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舊費用。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02 工作量法
概述:工作量法,又稱變動費用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它的理論依據在于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數。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或設備的使用狀況來計提折舊。假定固定資產成本代表了購買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可以是行駛里程數,工作小時數或產量數),然后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這種方法彌補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特點。
計算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后期則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類型:在具體實務中,加速折舊方法又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兩種。
03 雙倍余額遞減法
概述:雙倍余額遞減法 ,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金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有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低于其預計凈殘值以下。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04 年數總和法
概述:年數總和法,又稱年限合計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乘以一個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為分子、以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之和為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計算公式: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