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是對企業的三大法定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以及《現金流量表》進行財務比率分析,通過財務報表數據的相對關系來揭示企業經營管理各方面的問題。財務報表分析內容包括: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和現金流量五個方面。
償債能力體現企業償還本身所欠債務的能力,償債能力的衡量包括:比較可供償債務資產和負債的存量,資產存量超過債務存量較多則認為償債能力較強;比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和償債所需現金,如果產生的現金超過需要的現金較多,則表示償債能力較要強。
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是針對企業在短期(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需要償還的債務(即流動負債)的清償能力進行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是對企業在較長的期間償還債務的能力的分析,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衡量的是對企業所有負債的清償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營運資金、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營運資金越多則償債越有保障,當流動資產大于流動負債時,營運資金為正,說明企業財務狀況穩定。營運資金是絕對數,不便于不同企業之間的比較。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表明,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元流動資產作為保障。流動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一般認為,生產企業合適的流動比率為2,這是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金額約占流動資產總額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大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于流動負債企業,償債能力才會有保證。隨著企業的經營方式和金融環境的變化,流動比率有下降的趨勢,現在有許多成功企業的流動比率低于2。
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營業周期短、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周轉率快的企業,其流動比率低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同時,流動比率高并不意味著短期償債能力一定很強,因為流動比率假設了全部流動資產可變現清償流動債務,而實際上各項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并不相同,而且變現金額可能與賬面金額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流動比率只是對短期償債能力的粗略估計,需要進一步分析流動資產的構成項目。
計算出來的流動比率只有和同行業平均流動比率、本企業歷史流動比率進行比較,才能知道這個比率是高還是低,這種比較通常并不能說明流動比率為什么這么高或者低,要找出過高或者過低的原因,必須分析流動資和流動負債所包含的內容以及經營上的因素。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構成流動資產的各項目流動性差別很大,其中貨幣資金、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各項應收款,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變現,稱為速動資產。另外的流動資產包括存貨、預付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等,屬于非速動資產。
速動比率表明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速動資產作為償債保障。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大,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通常認為存貨占了流動資產的一半左右,因此剔除存貨影響的速動比率至少是1。速動比率過低,企業面臨償債風險,但速動比率過高會因占用現金及應收賬款過多而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剔除了應收賬款對償債能力的影響,最能反映企業直接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表明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資產作為償債保障。經驗研究表明,0.2的現金比率就可以接受,而這一比率如果過高,則意味著企業過多占用資源在盈利能力較低的現金資產上,從而影響了企業盈利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權益乘數和利息保障倍數。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資產負債率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負債取得的,可以衡量企業清算時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當資產負債率高于50%時,表明企業資產來源主要依靠的是負債,財務風險較大;當資產負債率低于50%時,表明企業資產的主要來源是所有者權益,財務比較穩健。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業資產對負債的保障能力越高,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利益主體不同,看待資產負債率指標的立場也不同。從債權人的立場看,債務比率越低越好,企業償債有保證,貸款不會有太大風險。從股東立場看,由于他們關心的是舉債的效益,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率越大越好,這樣股東所得到的利潤就會越大。從經營者的角度看,其進行負債決策時更加關注如何實現風險和收益上的平衡。
資產負債率較低,表明財務風險低,同時也意味著可能沒有充分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盈利能力也較低。而較高的資產負債率表明較大的財務風險和較高的盈利能力。只有當負債增加的收益能夠涵蓋其增加的風險時,經營者才能考慮負債。而在風險和收益實現平衡的條件下,是選擇較高的負債水平還是較低的負債水平,則取決于經營者的風險偏好等多種因素。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產權比率不僅反映了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與所有者提供的資本的相對關系,即企業財務結構是否穩定,而且還反映了債權人資本受股東權益保障的程度,或者是企業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一般來說,產權比率低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保障程度越高。在分析時,需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當企業的資產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負債經營有利于提高資金收益率,獲得額外利潤,這時的產權比率可以適當高些。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收益的財務結構。
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
權益乘數表明,股東每投入1元錢可實際擁有和控制的金額。在企業存在負債的情況下,權益乘數大于1。企業負債比率越高,權益乘數越大。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資產負債率的另外兩種表現形式,是常用的反映財務杠桿水平的指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應付利息=凈利潤+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所得稅)÷應付利息
利息保障倍數是衡量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其反映支付利息的利潤來源與利息支出之間的關系。利息保障倍數比率越高,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長期看,利息保障倍數至少要大于1(國際公認標準為3),也就是說,息稅前利潤至少要大于應付利息,企業才具有償還債務利息的可能性。如果應付利息倍數過低,企業將面臨虧損,償債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下降。在短期內,利息保障倍數小于1也仍然具有利息支付能力,因為計算息稅前利潤時減去的一些折舊和攤銷費用并不需要支付現金,但這種支付能力是暫時的,當企業需要重置資產時,勢必發生支付困難,因此在分析時需要比較企業連續多個會計年度的利息保障倍數,以說明企業付息能力的穩定性。
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或授信額度、資產質量、或有事項和承諾事項、經營租賃這些因素也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考生通過規定培訓課時,經考試合格,將獲得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中級)專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