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務院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明確了改革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具體內容及配套措施,確定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標志著此項改革正式啟動。財政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相關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推行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意義重大
通過建立以權責發生制政府會計核算為基礎,以編制和報告政府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等報表為核心的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全面、準確反映各級政府整體財務狀況、運行情況和財政中長期可持續性,對提升政府財政財務管理水平,提高政府財政透明度,改進政府績效管理,落實政府過緊日子要求,服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防范化解財政風險的機制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擺在突出位置,提出要增強駕馭風險本領,健全各方面風險防控機制。這要求財政不僅要能夠預測未來的風險,還要對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有充分了解。當前,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通過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形成新的財政政策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提高財政透明度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政府預決算公開工作取得很大成績,公開范圍不斷擴大、公開內容不斷細化、公開質量不斷提高。與社會公眾期待相比,我國財政透明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比如,尚無法公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和收入費用表。一些中介機構對一些地方財政透明度排名打分不高,也與缺失這些財務報表有關。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盡早向社會公布反映一級政府整體財務狀況的信息,既是實現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標準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的有力抓手,也是貫徹施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具體舉措,更是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提升公共財政管理水平的有力推手。按照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提高公共財政管理水平不僅要重視收入、支出的流量管理,還要重視政府資產、負債的存量管理;不僅要重視預算管理,還要重視政府整體財務管理。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有利于發現政府資產、負債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加強相關管理發揮直接牽引作用。
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必然要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這就要求政府會計能夠準確計量各種政府活動的真實成本。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的應用,可以為績效管理提供科學合理的會計信息支持。
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的應有之義。目前,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已成為國際公共財政管理發展方向。據世行最新統計,國際上已有25%的國家和地區實施了這項改革。G20(20國集團)財政和央行會議上審議通過的數據缺口倡議(DGI)要求各成員國定期公布政府資產負債表和相關流量數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在建立國際公共部門資產負債數據庫,希望我國提供相關數據。
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制度建設不斷完善。一是不斷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體系。二是初步建立起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制度框架體系。三是初步理順了政府財務報告與部門決算、行政事業性資產報告的關系。
試點范圍逐步擴大。按照《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要求,2016年財政部確定原國土資源部、原國家林業局等2個中央部門和山西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海南省和重慶市等7個地方作為首批試點單位,于2017年著手編制上一年度政府財務報告。2018年,試點范圍擴大到20個中央部門和20個地方,并選擇4個地方試點編制上下級合并的行政區政府綜合財務報告。2019年,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到40個中央部門和36個地方,并選擇12個地方試點編制上下級合并的行政區政府綜合財務報告。2020年,編制政府財務報告的中央部門達到108個,地方政府實現全覆蓋。
試點工作初見成效。從試點情況看,試點單位都按要求編制并提交了政府財務報告,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本部門資產、負債和收入、費用,初步達到了分析掌握部門單位財務狀況、運行情況的目的。在工作組織方面,試點工作發揮了探索路子、積累經驗的作用,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做法。在人才隊伍方面,各單位財務人員普遍加深了對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的理解和掌握,對于貫徹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在財政財務管理方面,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和單位及時發現了財政財務管理中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并予以研究改進。
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任重道遠
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是公共財政管理領域的新生事物,與傳統的預算管理有較大不同,不僅涉及理念轉變,還涉及會計技術、資產、負債管理政策等問題,技術性、政策性和敏感性較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總體上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已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進入全面推進、提質定型的階段。
在充分肯定改革前期取得成績的同時,還需清醒認識到改革的系統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全面推進改革仍面臨很多難啃的硬骨頭。從組織層面看,目前36個地方已實現全覆蓋,但部分中央部門還未參加編制,特別是所屬單位多、級次多、規模大的中央部門將是政府財務報告編制難點。從制度層面看,雖已初步構建起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框架體系,但一些與政府財務報告編制相關的政府資產負債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管理責任有待明確,確認入賬具體操作規則還需細化,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和公開制度尚在研究。從信息系統看,高質量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編制需要功能完備、運行穩定的信息系統作為強大支撐,這也是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政府財務報告編制來自各單位會計核算數據,要發揮好信息系統支撐作用,必須做好政府財務報告信息系統與單位會計核算系統的對接,做好中央政府財務報告信息系統與地方系統的對接,必須制定統一、公開的系統接口標準規范,實現不同系統之間數據互聯互通,保障政府財務報告編制準確性和及時性。從人員隊伍看,要深入推進改革,必須有一支相對穩定的專業化人才隊伍支撐。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需要繼續保持推進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同時要注意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切實抓好落實工作。一是樹立系統思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協調機制,處理好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資產報告的關系,做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相互銜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狠抓基礎管理。深刻認識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不只是編報告,而是要通過編報告發揮改革對政府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牽引作用。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要認真整改,補齊短板,增強弱項,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三是持續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和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制度體系,推動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制度和公開制度,適時提升相關制度法律層次。四是完善信息系統建設。按照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要求,做好政府財務報告管理系統升級改造,完善系統功能,滿足業務需要,發揮好信息系統對改革的支撐作用。五是努力打造人才隊伍。創新培訓方式,做好宣傳工作,著力培養政府財務管理人才,充實引進專業人才,進一步提高政府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