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不僅種類繁雜而且數量很多,尤其是制造業,材料成本占總成本50%以上,因此,財務人員對于存貨的監管很重要,因為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資金占用水平、資產運作效率。存貨管控分析主要從以下8個方面入手:
1、采用ABC分類法按不同存貨占用資金的多少劃分為三個等級
將存貨金額占比最大的劃分為貴重物資A類,一般重要為B類,不重要的庫存為C類,針對不同等級的存貨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比如針對貴重物資的管控應單獨出具《貴重物資管理辦法》進行監管。
2、財務部建立存貨周轉率動態表對存貨周轉天進行動態監控
提高存貨周轉率可以提高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財務人員應根據存貨的種類建立存貨周轉率動態表,每月跟蹤,一旦發現與歷史數據、標桿數據、預算數據發生差異時,通知業務部門及時查找原因并分析改善。
3、關注存貨的采購成本、物料結算方式
企業應建立健全的采購管理體系,讓采購流程規范化、制度化、流程化,讓采購過程透明化,物料采購貨比三家,綜合評估供應商的實力,保質保量的前提下,讓采購成本降至最低。建立原材料價格庫,通過對原材料歷史價格、標桿價格進行對比,發現異常通過采購人員核查原因。
企業也可以考慮材料寄售,根據生產消耗數量與供應商進行結算。減少庫存積壓及資金占用。
4、加強企業存貨盤點監控
財務人員應主導出具《盤點管理辦法》,針對不同的存貨盤點做出具體的要求,包括盤點頻次、盤點方法、參與人員、盤點報告及盤點差異的處理方法。
5、加強超期存貨的分析
財務人員每月應按存貨類別建立超期存貨金額動態表,針對金額占比高的超期存貨督導存貨管理部門進行專項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改善措施,明確責任人。
6、存貨管理信息化
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出入庫,及半成品到產成品的出入庫,都采用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實現掃描出入庫,再利用ERP信息系統集成獲取存貨的實時數據,提高存貨管理的效率。
7、關注存貨余額是否存在虛增不實的情況
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針對存貨金額的構成進行拆分,尤其是采購標準成本核算的企業,主要檢查存貨是否包含糜爛變質,質量、數量不符或待報廢處理的存貨;是否存在實物車間已經領用消耗或成品已經發貨但是賬務未及時下賬;是否存在財務人員在分攤差異、結轉成本出現標準不清晰、明顯錯誤的情況。
8、加強企業存貨管理內控監督
企業應定期督派獨立審計人員對存貨管理進行全面審計,及時發現存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改進意見,確保企業存貨管理的合理性和規范性,實現企業經營效益。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