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務職能轉型升級成為主流的當下,財務分析成為財務人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而財務報表作為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載體,是財務分析的主要對象之一。不論對于經營管理者、財務人還是外部投資人而言,掌握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對于合理決策、支撐業務、投資配置等都將發揮重要的價值。
財務報表分析的核心是將報表數據轉換為對決策有價值的信息,它通常包括戰略分析、會計分析、財務分析和前景分析等四個維度。
如何實現有價值的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對于經營管理、投資決策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其本身又存在諸多的局限性,如何做好財務報表分析并真正發揮其價值成為財務管理者、投資者一直致力于解決的問題。
首先,財務報表分析要建立全局意識。這是由于很多會計科目、數據之間都是存在勾稽關系、彼此關聯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因此需要聯系起來進行分析。而報表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如資產負債結構的合理性需要通過利潤表分析進行驗證,現金流量表能夠為利潤表中的信息提供支撐。
其次要選擇有效的分析方法。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比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使用者可以根據分析目的選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或將多種方法綜合使用,以獲取更全面的信息。
比較分析法通過對可比數據進行對比揭示數據趨勢或差異,按比較對象分為與歷史數據比較的趨勢分析、與同類企業比較的橫向分析、與計劃預算比較的預算差異分析等。
從比較分析的對象來看,包括對會計要素總量、結構百分比等。如對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等會計要素總量進行時間序列分析,以研究要素的變化趨勢看其增長潛力。結構百分比分析通過把財務報表轉換成結構百分比報表,在對百分比變動情況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占比不合理的項目,以揭示進一步分析的方向。
財務比率分析法,通過各財務指標之間的數量關系反映它們的內在聯系。由于財務比率具有較好的可比性,因此常用于比較分析。杜邦分析法是最常見的財務比率分析體系,它利用各主要財務比率間的內在聯系,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綜合評價。
實踐中很多財務分析過度依賴財務比率指標,而忽視業務實質,導致財務分析的流于形式,實用價值不強。財務分析的本質要回歸到業務中,好的財務分析不僅要分析公司業務存在的現實問題,還要能夠從管理的整體視角出發,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因素分析法(又稱為連環替代法),將財務指標分解為可量化的因素,依據財務指標與驅動因素間的關系逐次進行各因素的替代,從而確定各因素對指標的影響程度。在使用因素分析法時,要特別注意因素分解的關聯性,根據財務指標的內在邏輯關系建立與各因素間的函數關系模型,同時也要關注因素替代的順序性、順序替代的連環性、計算結果的假定性等。
最后,財務報表分析要關注信息的比較基礎問題。在在比較分析時,通常涉及到對同業數據、企業歷史數據、計劃預算數據等比較的參照標準選擇。例如進行橫向比較時,需要使用同業標準,選同行業一組有代表性的企業求平均數作為同業標準,可能比整個行業的平均數更有可比性。趨勢分析應以本企業歷史數據為比較基礎歷史數據代表過去,并不代表合理性。
再比如,當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導致本年比上年利潤提高了,未必表明企業銷售業績已經達到更高的水平,甚至未必說明管理有了改進。總之,對比較基礎本身要準確理解,并且要有限定地使用分析結論,避免簡單化和絕對化。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通過全國統一考試的學員將同時獲得商業數據分析證書,該證書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制,省級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簽章頒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