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財融合是新時代財務工作轉型的方向之一,由后臺的會計核算向前臺的業務發展延伸。那么,什么是業財融合?如何做到業財融合?業財融合中的數據如何處理?財務人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哪些能力提升?本文將一一為您解答。
業財融合,是業務與財務融合的簡稱,是指業務發展與財務管理相結合,業務和財務融為一體,從企業的整體去思考業務開展是否符合集團發展的目標方向。
從業務部門來說,在業務開展的全過程,要有經營思維和風險意識,要清晰地認識到業務開展需要為公司創造價值和利潤,控制和規避風險,減少損失,也是創造價值。
從財務部門來說,要深入到業務活動,特別是將財務管理前移到業務前端,通過對數據的預測和分析,反饋給業務部門及決策層,使企業的管理決策更加科學;同時,通過把握業務流程的關鍵控制點和潛在風險點,并實施有針對性的改進,降低運營風險。
業財融合的基本內容
傳統的業財融合,更多強調需納入會計核算的業務信息通過信息化手段同步至財務核算系統,這是業財融合的初步階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發展,業財融合已逐步進入深度融合階段,業財融合的內容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現階段的業財融合,應包括如下基本內容:
1、財務管理業務和財務核算業務的融合
2、業務管理數據和財務核算業務的融合
3、財務管理數據和業務管理數據的融合
4、企業外部數據和企業內部數據的融合
(1)財務管理業務和財務核算業務的融合
財務管理業務不僅僅是會計核算,還包括資金管理、稅務管理、資產管理、預算管理等。業財融合也不僅僅是其他業務部門和財務核算的融合,財務管理業務和財務核算業務的融合更是業財融合的起點和基礎。
(2)業務管理數據和財務核算業務的融合
這是大部分業財融合系統重點解決的問題。由于業務信息系統和財務信息系統建設的時間、深度存在差異,大部分企業存在或多或少的業財信息孤島現象,嚴重損害了企業的效率和效益,這也是推動業財融合的意義所在。
(3)財務管理數據和業務管理數據的融合
財務不僅僅是事后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更是現階段的管控重點。這就需要財務管理部門隨時提取業務管理數據,根據業務數據做出預測,及時發現運行差異,并將財務數據反饋業務部門,服務業務部門,為企業數字化決策奠定基礎。
(4)企業外部數據和企業內部數據的融合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上充斥著大量的數據,如何變數據為對企業決策有用的信息是企業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企業外部數據和內部數據的有機融合,是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企業準確識別所處位置、進行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的重要方法。
如何實現業財融合
既然業財融合是雙向融合,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業財如何融合。
站在財務角度,首先要做到流程上財務可視,財務要有說話的機會;其次,財務要參與到業務流程中去,了解合同、了解產品、了解客戶,知道該說什么話。
站在業務角度,要時刻樹立利潤與現金流至上的理念,能正確理解財務結果導向,能識別財務風險。
業財融合是公司層面管理理念的融合,如果把這一要求只是壓在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頭上,實際上并不能真正起作用;只有同時對業務與財務提融合要求,才能較好地實現業財互信與理解。以此為基礎,業財融合才有可能實現。
財務數據分析師CFDA(China Financial Data Analyst)
由中國商業會計學會頒發,通過全國統一考試的學員將同時獲得商業數據分析證書,該證書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制,省級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簽章頒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項職業能力證書》。
通過CFDA課程的學習,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和分析方法,結合企業財務數據,構建數據模型,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向管理層和業務部門提供財務建議和決策支持,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